创新理论宣讲新模式,他们为乡村振兴“聚民心”!
来源: 上海宝山
2023-02-06 16:49:49

宝山区罗泾镇“乡村故事汇”(后更名为“泾彩故事汇”)宣讲团汇聚乡贤代表,在田间宅头开展理论宣讲,创新党的理论传播方式,用百姓语言讲述理论故事,让农村党课越来越接地气,畅通理论宣讲最后“一公里”,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。

乡村故事 1.0 会聚乡贤

罗泾镇“乡村故事汇”宣讲团成立于2019年11月。塘湾村的退休老教师张政权为人谦和、处事公正,在村民中威望颇高,所以宣讲团由张政权老师主理。


【资料图】

张老师把党的理论、乡村发展历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结合,让理论宣讲变得不再枯燥乏味。通俗的乡音讲述身边的故事,引发听众的共鸣,让村民在感同身受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,激发爱家、爱村、爱国热情,政策宣传直达村民心底。

随后,张老师呼吁身边的乡贤代表们用自己特有的感召力,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宣讲活动中。成立后不久,宣讲团吸纳一批镇域内老干部、老党员和老教师等乡贤代表,他们充分发挥其掌握理论知识,结合自己在塘湾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汇编成一个个小故事,讲给村民、游客听,对带动乡村文明风尚起到“风向标”的作用,承担起“立德”“铸魂”之大任。

乡村故事荟萃“泾”彩

农村理论宣讲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,既要坚持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到位,也要注意创新宣讲模式和方法,让党的各项理论更易被村民理解接受。为此,宣讲团将宣讲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,积极回应百姓所盼,把理论讲出“家乡味道”“时代味道”。“塘湾党员抗疫战”“塘湾振兴与我”是“乡村故事汇”颇具代表性的小故事,故事的主角都是生活、工作在塘湾的人,鲜活的人物结合有温度的故事,让理论宣讲变得不再枯燥乏味,更能引发听众的共鸣,让“小故事”传递出“大道理”。

比如,讲师张政权在给村民们讲经济变化时,举例自己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工资38.5元,而现在退休了每月可以拿六七千;讲生活变化时,他提到自己中学毕业后下乡劳动“十年烂泥地,一把辛酸泪”,而退休后的现在“只要在家吃饭就能拿工资”。他的故事生动精彩,再配上通俗的乡音,常常引得大家笑声不断、感同身受。

乡村故事2.0 “泾”彩升级

随着“乡村故事汇”宣讲团项目的不断推进,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也参与到宣讲队伍中,一支讲身边故事的草根宣讲员队伍正不断壮大。2022年初,宣讲团在原有的基础上完成人员扩充和内容升级,打造了“乡村故事汇”宣讲团2.0——“泾彩故事汇”。宣讲团从机关干部、青年骨干、基层骨干等对象中动员了一批有一定讲演功底的、现场感染力强、善于写作的“新乡贤”,分成5组,制定“理论宣讲”“乡村振兴”“乡风文明”“产业经济”“社区治理”5个课题,采取1+1+1模式,通过新老互动、集体备课、优势互补,形成宣讲提纲并拍摄宣讲微视频,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,顺利完成“进农村”示范宣讲。

备课过程中,宣讲团成员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认真解读后,融入宣讲课件中,并邀请党校老师审核把关,切实提升理论宣讲的精准性和时效性,2022年共完成了137次基层宣讲。

罗泾镇“泾彩故事汇”宣讲团将持续贯彻落实理论宣讲进农村、进机关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网络的要求,以一个主题宣讲+N个实践故事的形式,开展“1+N”基层点单式宣讲。在长期宣讲实践中,锻炼出一支组织放心、群众欢迎的乡村宣讲队伍,这支由乡贤宿老、党员干部和优秀青年组成的品牌队伍,创新理论宣讲新模式,促进农村党课“接地气”,为乡村振兴“聚民心”。

(来源:上海宝山)

关键词: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阅读